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7篇
  免费   690篇
  国内免费   139篇
电工技术   64篇
综合类   151篇
化学工业   613篇
金属工艺   116篇
机械仪表   204篇
建筑科学   76篇
矿业工程   30篇
能源动力   20篇
轻工业   801篇
水利工程   15篇
石油天然气   71篇
武器工业   13篇
无线电   293篇
一般工业技术   508篇
冶金工业   72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32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31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48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72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是变压器绝缘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外置式超声法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超声检测法。针对当前外置式超声检测法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文中研究了声阻抗匹配提高变压器局部放电超声信号透射强度的可行性。经理论分析发现,通过在变压器油和外壳之间加入匹配层,且满足匹配层声阻抗介于变压器油和外壳的声阻抗之间,能增大超声波信号的透射系数,获得了透射系数随频率变化的规律及中心频率和匹配层厚度的关系。模拟试验表明,在变压器油与变压器外壳之间加入声阻抗匹配层后,测得的超声波信号幅值约为未设置声阻抗匹配层侧的2倍,超声波信号的透射系数得到了显著增强,试验结果验证了声阻抗匹配提高实测超声波信号强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李彩云  钱盛友  李宁 《通信技术》2011,44(12):10-12
图像分割是医学超声图像学中的难题之一.针对传统的水平集图像分割法速度较慢,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han-Vese(C-V)模型和加强中值滤波的B超图像分割方法,并与传统的C-V模型分割方法进行比较,最后用最大香农熵等方法评价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C-V模型B超图像分割法具有较好的分割性能,并且耗时方面明显优于传统C-V模型分割方法,可以将其应用于医学超声图像的分割中,能够到达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3.
三维超声波声场建模仿真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振军  张吉堂 《煤矿机械》2011,32(7):257-259
基于超声波探头辐射的三维超声场模型,利用MATLAB开发可视化窗口程序,显示出三维仿真结果,人机交互式改变影响声场的参数。有利于形象、直观地理解声场,为科研和工程实际中分析和研究超声探头的辐射声场,探头各项参数选取、检测信号的发射与接收、各种材料的超声探伤与评价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探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超声特点和鉴别诊断。方法对85例颈部肿大的淋巴结的超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5例临床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结核,25例为转移性淋巴结,25例为反应性淋巴结。结果 35例颈部淋巴结结核中,超声检查肿大的淋巴结多位于胸锁乳突肌周围,淋巴结之间有粘连、融合现象,根据声像图的不同表现分为干酪脓肿型、增殖结节型、混合型。形态呈椭圆形,L/S比值与反应性淋巴结无显著差异(P〉0.05),与恶性淋巴结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35例淋巴结核中,20例出现淋巴门血流,淋巴结内血管数目较少,血流动力学显示频谱形态为低阻力型,阻力指数与反应性淋巴结无显著差异,与恶性淋巴结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颈部淋巴结结核临床表现虽然不典型,但超声检查有一定的特点,通过这些特点的分析,结合其他辅助检查,有助于该病与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转移癌、淋巴瘤等疾病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5.
姚玲 《矿产勘查》2011,(12):50-53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仪与波姆红外线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不同的物理治疗方法分为聚焦超声治疗组(超声组)和红外线治疗组(红外线组),每组150例。超声组患者采用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红外线组患者采用波姆红外线治疗。观察2组患者阴道排液量(少、不用卫生巾)、阴道排液持续时间和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宫颈结痂修复及宫口通畅、阴道镜复查宫颈糜烂面愈合等情况。结果超声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红外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P〈0.05;χ2=4.25,P〈0.05)。治疗后腰酸、腹坠痛的症状改善率:红外线组为94.7%(142/150),超声组为99.3%(149/1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5)。超声组阴道排液量少、一般不用卫生巾,阴道排液持续时间≤7d所占比例与红外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5;χ2=6.62,P〈0.05),超声组阴道出血量少于月经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7d所占比例与红外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P〈0.05;χ2=4.25,P〈0.05)。超声组宫颈管狭窄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红外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3,P〈0.01;χ2=9.82,P〈0.01)。结论聚焦超声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其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小,无宫颈管狭窄及瘢痕形成等并发症,尤其适用于未生育妇女的宫颈糜烂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6.
张国强 《测井技术》2011,35(3):292-295
稠油、低渗透性、高压差等疑难地层及其取样纯度和泵抽时间是电缆地层测试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应用斯伦贝谢公司研制的聚焦探针,改进传统探针的取样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以多口井的成功应用为基础,分析研究聚焦探针的取样模式和技术特性,总结其应用效果和适用范围,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电缆地层测试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具有...  相似文献   
107.
利用超声波破乳脱水的基本原理,在超声驻波场条件下考察了沉降温度、沉降时间、超声辐照时间、超声声强对污油破乳脱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研究中,使用超声频率40 kHz的超声波发生器,沉降温度60℃、沉降时间120 min、超声辐照5 min、超声声强0.66 W/cm^2时,污油的破乳脱水效果最好,含水率低于5%;工业化放大实验中,除沉降时间延长外,其余操作参数均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污油含水率降到10%以下,破乳脱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8.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初始pH值、铁屑投加量及超声波功率对超声波协同零价铁降解硝基苯的影响大小及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探讨了降解过程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降解率随铁屑投加量及超声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初始pH值的增加而变化不大.超声波与零价铁联用降解硝基苯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协同因子为4.96,且降解过程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9.
针对增材制件表面质量差、内部缺陷在线检测困难的问题,开展激光超声对电弧增材制造试块内部缺陷检测的研究。为保证缺陷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缺陷反射法与激发源、接收源同步移动检测方式。对比理论计算、仿真分析、实验结果,确定传播路径和检测波形,在A扫中得到缺陷反射波幅值,在B扫中得到缺陷反射波成像,根据幅值大小和成像结果,准确探测出10 mm深度内直径为1 mm的内部缺陷,得到缺陷深度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增材制造在线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0.
A positive effect of ultrasound on crystallization has been shown for many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on small scale. Predictable scale‐up of sonocrystallization is a challenge due to the inherent dependency of ultrasound on scale. The presented research discusses the experimental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to induce nucleation at low supersaturation for start‐up of evaporative batch‐wise crystallization of ammonium sulfate in a 75‐L draft tube (DT) crystallizer. A comparison is made with a conventional start‐up procedure using primary nucleation or seeding. Ultrasound is applied in two geometrically different vessels of 1.2‐L connected to a 75‐L DT crystallizer.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for start‐up of a 75‐L DT crystallizer shows that an optimum amount of ground seeds is better capable to suppress nucleation. A challenge for future research i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ltrasound to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nuclei for start‐up of batch crystallization at larger scale. © 2011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20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